CBA纪录片18,一部记录中国篮球职业联赛(CBA)的纪录片,自上映以来就引发了广泛关注。它不仅展现了我国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更传递了篮球运动的精神内涵。本文将围绕CBA纪录片18,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度解析,带您领略这部纪录片背后的故事与启示。
一、纪录片概述
CBA纪录片18以“梦想与奋斗”为主题,记录了2017-2018赛季CBA联赛的精彩瞬间。该片通过讲述球员、教练、俱乐部等各方的故事,展现了我国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篮球运动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二、纪录片亮点
1. 真实感人:纪录片以真实的故事为载体,让观众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以及球员们为之奋斗的精神。
2. 全方位展现:纪录片从球员、教练、俱乐部等多个角度,全面展现了CBA联赛的方方面面。
3. 感人至深:纪录片中的许多故事都令人感动,如易建联、郭艾伦等球员的励志故事,以及教练团队的辛勤付出。
三、纪录片背后的故事
1. 策划与筹备:CBA纪录片18的策划与筹备历时一年,拍摄团队走遍了全国各地,采访了众多球员、教练和俱乐部。
2. 拍摄过程:拍摄过程中,拍摄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如恶劣的天气、紧张的赛程等,以确保纪录片的质量。
3. 后期制作:后期制作过程中,剪辑师对素材进行了精心剪辑,使得纪录片更具观赏性。
四、纪录片启示
1. 梦想的力量:纪录片中的球员们,凭借对篮球的热爱和执着,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启示我们,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2. 团队精神:篮球运动是一项团队运动,纪录片中的球员们充分展现了团队精神。这启示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要学会团结协作。
3. 奋斗精神:纪录片中的球员们,为了梦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启示我们,要敢于拼搏,勇往直前。
五、数据呈现
以下表格展示了CBA纪录片18中的一些关键数据:
项目 | 数据 |
---|---|
纪录片时长 | 90分钟 |
拍摄地点 | 全国各地 |
采访对象 | 球员、教练、俱乐部等 |
精彩瞬间 | 100余个 |
观众评价 | 高度好评 |
六、总结
CBA纪录片18以其真实感人的故事、全方位的展现和感人至深的内容,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它不仅记录了中国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更传递了篮球运动的精神内涵。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梦想的力量、团队精神和奋斗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篮球的明天更加美好!
纪录片《我从新疆来》第一季播出后,引来诸多热评,18个新疆人的故事打动了无数观众。而即将献映的《我从新疆来》第二季——《我到新疆去》延续了第一季的风格,继续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出发去讲述新疆,为人们感受新疆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对许多人来说,新疆美丽而神秘、辽阔而丰富,新疆吸引了无数勇于开拓的人们,有的人在这里收获了财富、有人收获了爱情,有人收获了生命的意义。
新疆,开放而包容,新疆接纳了一批批前来发展的人们。《我到新疆去》共8集,每集展示3个人物在新疆的生活与经历,全季一共24个故事,如24块拼图,拼凑出一幅“大美新疆”的绚丽图卷,景美人更美。
第一集《挑战》
李秋平是一位来自上海的篮球教练,曾带领上海男篮摘得2001-2002季度CBA冠军,现任新疆广汇篮球教练。在2016-2017季度CBA比赛中,他又带领新疆队夺得史上第一个总冠军。
安中旭是一位韩国理发师。他一句中文也不会时就只身来到了乌鲁木齐,他在这里遇见了爱情、收获了家庭。他说中国新疆给予他太多,所以他打算永远留在中国新疆,回馈这片土地的温情。
黄震飞是一位来自浙江的实业家,他目前在新疆种植甘草,因为他认为土地是最诚实的,你付出多少他就回报多少。作为一个闲不住的人,他一手包揽了自家农场的打井器、拖拉机等的发明创造。
第二集《相逢》
周丽娜是一位来自东北的幼儿教师。多年前,她为了爱情来到新疆。当阿图什的婆婆打开双臂迎接远道而来的她时,她决心留在这片土地,融入这片土地。现在,作为妻子、母亲、幼儿院院长,她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多重意义。
阿超是一位来自广东的青旅老板。他通过摩托城旅行走遍全中国,最终被新疆留住了。为了来新疆,他抛弃了自己在深圳公司,放弃了富足的物质生活,安心在此,有一猫一狗相伴,每天遇见不同的风景与人群。
丹尼尔是一位来自德国的啤酒酿造师,他在好朋友王石磊的邀请下辞去德国的工作来到克拉玛依。两个人计划在这里一起开办西餐厅,一起酿啤酒。现在,他们的啤酒厂就要投产了,友谊打破了文化的隔阂,两个年轻人在这里实现了梦想。
第三集《拓荒》
刘思思是一位钢管舞老师,她的故事从一场盛大的哈萨克族婚礼开始,身披嫁衣的她回忆自己打破偏见的历程,就是凭着一股年轻人特有的冲劲。
王忠杰是一位来自甘肃的物探队长,他带领着兄弟们在荒漠里做石油探勘工作,尽管工作环境如同火星一般荒凉广袤。
黄昌辉是一位来自福建的品牌策划人,带领新疆农民做电商做物流,努力将新疆丰富的物产推向全国。
第四集《探索》
徐东良是一位来自东北的文物修复师,他长年埋头在吐鲁番的石窟里描摹壁画。他将这里比作艺术的殿堂,一心为保护民族艺术而来。
陈长青是一位来自四川的水稻育种专家,他坚持在蚊虫飞舞的水稻田里日夜不停地耕耘,只为一个朴实的愿望:产出适合在新疆种植的好大米,让包括自己家人在内的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人民顿顿吃上新疆产的好米饭。
刘铭庭是一位来自山西的植物学家。大学一毕业他就申请来了新疆,几十年如一日在沙漠中种植大芸,带领农民防沙治沙,劳动致富。
第五集《灵感》
王小东是一位来自甘肃的建筑师。他曾主持设计了新疆人民会堂和新疆迎宾馆等新疆地标性建筑。其中,他付出最大心力的就是喀什老城区抗震改造和风貌保护项目。
沙图是一位来自内蒙古的马术教练,曾是全国马术冠军,目前在乌鲁木齐的马场,与各民族的小兄弟聚在一起,培养新一代的马术能手。
王劲梅是一位来自重庆的琵琶演奏家,她被新疆的木卡姆吸引来到新疆,致力于用琵琶演奏木卡姆音乐,并培育了一批新疆琵琶演奏家。
第六集《跨越》
韦泽纯是一位来自广东的干货店主。她为了爱情放弃了优渥的物质生活,毅然决然地来到新疆。今年,她和丈夫欣喜地迎来了第二个孩子的降生。
萨达姆·胡赛因是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医科学生。在寂寞的留学岁月里,他遇见了羽毛球,从此一发不可自拔。现在,他笑称自己是医生里最会打羽毛球的。
邢睿是一位来自西安的动物保护志愿者,他一直致力于新疆濒危野生动物的调查和保护,近年来在野外雪豹生态调查和保护上卓有成效。
第七集《回家》
苏热娅是一位从上海回来新疆的一年级小学生。八年前,她的姐姐考到上海马戏学校,于是父母便带着襁褓中的她一起离开了新疆。今年,姐姐毕业了,一家人又将重回家乡。
王蒙是一位来自北京的作家,年轻时在新疆的巴彦岱村做过知青。在人生低谷遇见了一群快乐友好的新疆人民,他认为这是自己一生的幸事。如今,年近古稀的他还是会常常回去新疆看望老朋友。
谢胜利是一位来自深圳的打击乐演奏家,他年轻时跟随新疆鼓王学习手鼓。老师去世后,他一直想去老师的家乡向他致敬,却一直未能成行。今年,他终于出发了。
第八集《机遇》
彭晓春是一位来自上海的援疆医生,他把先进的骨科医疗理念带到新疆偏远地区,鼓励当地的医生参与全国的学术交流。他用温暖的心帮助病患,让他们继续奔跑前行。
王磊是一位来自东北的滑雪指导,他带着自己的外国妻子和混血宝贝来到乌鲁木齐,为马上即将开始营业的新疆丝绸之路滑雪场做场地规划。
杨敏德是一位来自香港的企业家,她生产的衬衫都是用新疆的长绒棉制作的。这么多年来,她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向新疆的棉农买棉花从来不打白条子。
7月11日CCTV5的节目表如下(具体编排可能因赛事调整,请以实际播出为准):
凌晨至上午时段
00:00-02:00体育赛事回放/经典比赛
02:00-04:30实况录像(如欧冠、NBA精选)
04:30-06:00晨间健身节目(如《健身动起来》)
06:00-08:00体育新闻(《体育晨报》)
上午至下午时段
08:00-10:30直播/录播:国际赛事(如网球、田径钻石联赛等)
10:30-12:00体育专题(《足球之夜》《NBA最前线》等)
12:00-12:30《体坛快讯》
12:30-14:30赛事重播(如乒乓球、羽毛球锦标赛)
傍晚至晚间黄金时段
14:30-17:00直播:中超/女排等国内联赛(根据赛程)
17:00-18:00《体育新闻》
18:00-19:30赛事集锦/专题分析
19:30-21:30重点赛事直播(如CBA、世界游泳锦标赛等)
夜间时段
21:30-23:00《体育世界》新闻综述
23:00-次日00:00赛事精选或纪录片(如《北京冬奥记忆》)
注:若当日有重大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预选赛),节目将临时调整以直播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