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篮球联赛(CBA)在国内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球迷关注。在享受精彩比赛的关于CBA球员收入的讨论也一直不绝于耳。有人说CBA球员穷,也有人说他们收入丰厚。真相究竟如何呢?本文将带您揭秘CBA球员的收入真相。
一、CBA球员的收入构成
1. 基本工资:这是球员收入的主要来源,通常由俱乐部根据球员的资历、表现等因素确定。
2. 奖金:包括比赛奖金、个人荣誉奖金、团队荣誉奖金等。
3. 商业代言:球员通过代言各种品牌产品,获得相应的代言费。
4. 赞助商支持:部分球员会获得赞助商的现金或实物赞助。
5. 转会费:球员转会时,转会费也会成为收入的一部分。
二、CBA球员的收入现状
1. 年薪水平: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CBA球员的平均年薪约为200万元人民币。其中,顶级球员的年薪可达数百万元。
2. 奖金分配:比赛奖金、个人荣誉奖金、团队荣誉奖金等,占球员收入的比重较小。
3. 商业代言:部分球员因知名度较高,代言费相对较高,但并非所有球员都能获得高额代言费。
4. 赞助商支持:部分球员会获得赞助商的支持,但并非所有球员都能获得。
5. 转会费:近年来,CBA球员的转会费逐年上涨,但并非所有球员都能获得高额转会费。
三、CBA球员收入差距
1. 顶级球员与普通球员:顶级球员的收入远高于普通球员,年薪可达数百万元,而普通球员的年薪则在几十万元左右。
2. 本土球员与外援:外援的收入普遍高于本土球员,年薪可达数百万元,而本土球员的年薪则在几十万元左右。
3. 不同俱乐部:不同俱乐部的经济实力不同,球员的收入也存在一定差距。
四、CBA球员收入背后的原因
1. 市场规律:篮球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球员的收入水平。
2. 俱乐部经济实力:俱乐部经济实力决定了球员的收入水平。
3. 球员个人能力:球员的个人能力、表现、知名度等都会影响其收入。
4. 政策因素:我国篮球政策对球员收入也有一定影响。
五、CBA球员收入问题的解决之道
1. 提高球员收入:通过提高球员的基本工资、奖金等,提高球员收入水平。
2.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防止球员收入过高或过低。
3. 提高球员综合素质:通过提高球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4. 加强俱乐部管理:俱乐部应合理分配资源,提高球员收入水平。
CBA球员的收入并非如外界所传的那样“穷”。虽然球员的收入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但总体来说,他们的收入还是相对可观的。我们也要看到,提高球员收入、加强市场监管、提高球员综合素质等方面仍有待改进。只有这样,才能让CBA球员在享受篮球事业的过上更好的生活。
| 球员收入构成 | 收入来源 | 比重 |
|---|---|---|
| 基本工资 | 俱乐部支付 | 70% |
| 奖金 | 比赛奖金、个人荣誉奖金、团队荣誉奖金等 | 20% |
| 商业代言 | 代言品牌产品 | 5% |
| 赞助商支持 | 赞助商现金或实物赞助 | 3% |
| 转会费 | 球员转会时获得 | 2% |
一支是吉林队,他们球员现在最高的也就是100万年薪左右
在最低的时候他们的二队队员才500元一个月,而且还是2010年左右时候,可以想象他们是怎么坚持的。
吉林队这支球队能够撑到今天也是非常的不容易,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存在感并不强。能让他们有着赫赫声名的就是他们总经理孙军,这位大哥在吉林奉献了一生,他把自己球员和后半生都交给了吉林。也可以说是吉林队的图腾,他在是球员的时候球队是在甲B,他也是唯一入选国家队的甲B球员。
退役以后就在吉林队当总经理,为了这个队伍他也是费尽心思,东挪西借的过日子,最穷的时候。球队发不出工资,他个人自己垫资掏了一百多万给球员发工资。这才让球队坚持了下来,这才是真爱啊,这是把球队当成自己家的了。所以现在的吉林就是孙军,孙军也永远是吉林的魂。
随着时代的发展,篮球的人气越来越高。在国内,篮球是一项普及度很高,人气也很高的运动。在每个城市的公园、学校、体育馆,每天都有许多人打篮球。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征战职业赛场很困难,不过如今民间篮球氛围也很浓烈。只要水平够好,各种各样的比赛层出不穷,许多篮球网红也应运而生。
像头盔哥、吴悠、军哥等人,都是名气响亮的野球选手,他们不仅球技出众,还经常出席活动,甚至接到了代言合同。不过在诸多野球选手中,要说谁的实力最强大,相信许多球迷会想到铁牛张鸿林。铁牛可不是一般的野球选手,他拥有很高的天赋,所以早早就成为了明星球员。
大学时,铁牛就读于篮球名校华侨大学,当时的他就是球队的王牌内线。铁牛身高2米05,体重超过120斤,热爱健身的他拥有一身腱子肉,卧推重量甚至可以媲美许多NBA球员。所以在CUBA的舞台上,铁牛在内线完全就没有对手。巅峰时期的铁牛,是CUBA内线第一人,曾经带领华侨大学拿到了2次CUBA总冠军,表现非常出色。
不少球迷都期待铁牛能够进军CBA,不过最终铁牛却放弃了CBA梦想。一方面,铁牛的身高太矮,在CBA级别的舞台上打中锋太吃亏,灵活性和高度毫无优势。另一方面,即使不打CBA,铁牛的事业也是顺风顺水,所以他没有尝试进军CBA赛场。
铁牛此前曾经效力于Kings篮球俱乐部,当时他的年薪就已经达到了60万。不仅如此,在《这就是灌篮》节目中,铁牛也是最优秀的中锋,实力和人气都很高。对于铁牛来说,每年都有许多篮球活动和节目找到他,也有不少民间赛事希望他出战。铁牛还有自己的服装品牌,加上商业代言和投资,年收入上百万轻轻松松。
对于一个球员来说,不打职业却能如此成功,铁牛绝对是人生赢家了。不仅如此,铁牛的感情生活也令人艳羡,铁牛的女友是个长相漂亮身材出众的美女,同样是个网红。站在铁牛身边,女友显得非常娇小,两人已经相恋多年。近日,铁牛和女友已经正式订婚了,爱情和事业可以说是双丰收,令人艳羡。
北京晨报消息,新赛季CBA联赛将于下月重燃战火,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对于中国篮坛而言堪称异常热闹,合同纠纷、互挖墙脚等风波此起彼伏。其中,巴特尔以天价年薪加盟新疆广汇一事备受关注,虽然当事双方均否认450万年薪这一说法,新疆队甚至还出具他们给大巴办理注册时的月薪6万元人民币的资料,但此事还是引起了人们对于CBA球员收入的兴趣。
现状·450万元身价巴特尔堪称大佬
由于CBA球队分布在全国各地,各城市的经济状况有所不同,因此球员们的收入也不尽相同。不过,总体上说,目前CBA主力球员的年薪可以达到人民币三四十万元。当然,这是指打球所得,不包括广告代言费、转会费等额外收入。
目前,CBA球员中收入最高的(不含广告费)要数巴特尔,两年前他在北京首钢队时,年薪就接近300万元,如今转投新疆的他身价已接近450万元,在国内篮坛绝对属于大佬级的价码,即使是易建联这样的人气新贵也难以企及。据悉,易建联在广东宏远队时年薪大概在120万元左右,算上广告费也不到300万元。目前,多数俱乐部的主力球员平均年薪在三四十万元左右,国家队球员的年收入平均为40多万元。
就俱乐部而言,广东宏远、福建浔兴、浙江广厦都属于出手阔绰一族,这些球队的主力球员的年薪要高于CBA的平均水平,比如广东宏远的“双子星”杜锋和朱芳雨,他俩的年薪都接近百万元。相比之下,吉林队这些老牌劲旅的手头要紧一些。总体而言,北方球队的球员收入要低于南方。
据了解,目前CBA球员收入支付形式不一,主要分为年薪制和月薪制。球员打球的收入主要包括月工资、训练费、联赛出场费、赢球奖、连胜奖、名次奖等。同时,CBA球员还有额外收入,例如接拍广告,参加商业比赛以及球员转会等。如果入选了国家队,每月还有至少2000元的国家队训练费。
历史·职业化12年球员收入稳步上升
CBA联赛自1995年职业化以来,如今已走过12个年头。其间,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伴随这些改革,CBA球员们的收入也发生了变化,总体上是稳健上升。
据了解,CBA职业化之初,当时握有球员顶薪的是奥神队的马健,号称“中国篮坛第一狂人”的他年收入达到80万元左右(1999年便跻身百万身价之列)。同时期,八一队的刘玉栋也可以拿到50万元左右,吉林队的孙军大致也是50万元,首钢队的巴特尔则是60多万元。当时,国手中间不少人都能拿到30万元以上的年薪。当然,也有低于这个数字的,比如胡卫东、郑武、李晓勇等人,他们的年收入都徘徊在20万元左右。
1999年前后,CBA球员的薪水再度上涨,以出手阔绰的广东宏远为例,他们主力球员的年薪已经超过30万元,而不算有钱的山东队的主力队员年收入也达到了6位数。到了2005-2006赛季,名次靠前的几支球队的当家球星年薪一般都能达到60至80万元左右;一般的主力球员也能挣到20至30万元;替补及年轻队员的月薪则为2000至5000元不等。
这一时期,CBA球员最高年薪仍是巴特尔,易建联等偶像派球星年薪虽未过百万,但加上广告代言等收入后,每年也有近200万元的进账。
总体而言,CBA职业化改革以来,广东宏远一直都是球员们梦寐以求的东家,他们和新疆这两大豪门,每年俱乐部的投入都在1000万元左右。一般俱乐部则为700万至800万元。俱乐部投入大,花在球员身上的钱自然会多一些,尤其是当家球星的身价。据悉,不少俱乐部的当家球星其年薪都能占到球队总薪金的一半左右,例如胡卫东、孙军等人在当打之年便是如此。
尴尬·月薪1500元“板凳”回流低级联赛
尽管CBA球员的薪水已经随着职业化改革的发展有所提升,不过论提升速度以及提升幅度,篮球远远不及提早一年进行职业化的足球。就球员收入而言,CBA球员的年薪可能有点拿不出台面。
自从足球职业联赛开始后的第二个赛季,“很多穷光蛋成了百万富翁”,这是中国足坛老人金志扬的话。可是,直到今天为止,CBA球员中年薪能达到100万的也不过就数得上来的那几个人。事实上,在多数CBA俱乐部中,主力球员能拿到30来万的年薪已经不错。在那些以年轻球员为主的球队中,最高年薪能达到10万的寥寥无几,不少人都是一个月才拿4000元左右,甚至还有少数球员只得到1500元的月薪。
此外,一些球队中打不上球的小球员的收入就更可怜,这使得不少有潜力的年轻球员放弃CBA,转投低级别联赛。据记者了解,由于教练员的战术安排,一名原本很有潜力的球员在一支CBA北方球队中上场机会很少,月薪2000元,为了谋求发展,此人随后转投低级别的联赛,月薪直接涨到8000元。
上述情况并非个例,CBA联赛改革12年来,出现如此的“回流”确实很尴尬。如何解决,恐怕更为尴尬——要杜绝上述现象就要加薪,指望本就不盈利或者盈利很少的俱乐部再拿钱给年轻人涨工资似乎不太现实,难不成要篮管中心掏腰包?如果听之任之,岂不是给中国篮球的倒退埋下祸根?所以说,这是个两难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