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作为我国篮球领域的最高赛事,自1995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风风雨雨。在这漫长的岁月里,CBA不仅见证了我国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更成为了商业价值极高的体育品牌。CBA的盈利情况如何?其未来前景又如何?本文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探讨。
一、CBA盈利现状
1. 收入来源多样化
近年来,CBA的盈利能力逐渐增强,收入来源也趋于多样化。以下表格列举了CBA的主要收入来源及其占比:
收入来源 | 占比 |
---|---|
赞助商赞助费 | 40% |
广告收入 | 25% |
转播权收入 | 15% |
赛事门票收入 | 10% |
其他收入 | 10% |
2. 盈利能力逐年上升
从CBA创办之初到如今,其盈利能力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以下表格展示了CBA近年来的收入及利润情况:
年份 | 收入(亿元) | 利润(亿元) |
---|---|---|
2016年 | 22.7 | 0.9 |
2017年 | 26.8 | 1.1 |
2018年 | 30.4 | 1.4 |
2019年 | 33.7 | 1.6 |
2020年 | 38.2 | 2.0 |
二、CBA盈利优势
1. 独特的商业价值
CBA作为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具有独特的商业价值。CBA拥有庞大的篮球粉丝群体,这使得CBA在赞助商、广告商等方面的吸引力不断增强。CBA赛事精彩纷呈,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竞技水平,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CBA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了我国篮球运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2. 完善的联赛体系
CBA联赛体系完善,包括常规赛、季后赛、总决赛等环节,使比赛更具观赏性和竞技性。CBA还积极推动青训体系建设,为我国篮球运动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3. 跨界合作不断拓展
近年来,CBA在跨界合作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例如,与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等合作,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CBA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合作,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三、CBA盈利前景
1.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我国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CBA的盈利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优化,CBA有望获得更多资源支持。
2.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不断上升。CBA作为国内顶级篮球赛事,将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长。
3. 技术创新助力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CBA在赛事直播、数据分析、智能设备等方面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这将进一步提升CBA的观赏性和竞技水平,为盈利增长提供助力。
CBA在盈利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在未来,通过不断优化联赛体系、拓展跨界合作、加强技术创新等措施,CBA有望实现盈利的持续增长,为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CBA正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迈进。相信在全体篮球爱好者的支持下,CBA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体育作为一个行业,或者说产业,在中国远远没有达到政府对于其在制定政策时的期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没有把握能够达到这种期望。
和很多行业一样,体育行业的发展是由政府进行推动,而非消费端进行驱动的;而这又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如果政府不从政策端进行一些引导,再投放一些资金,会有公司投资这么一个需要消费人群但又消费不足的行业吗?我们讲体育行业,就是其市场发展进程的发展,在未来的前景与以下两个问题有关
切断国家队与职业联赛的关系。通过职业联赛来培养国家队人才本身因为二者之间存在方向性矛盾,最终导致职业运动员的激励机制与参与国家队的动机相互抵触。联赛方面,广东所谓的业余篮球联赛打的如火如荼且比赛精彩程度不输CBA,运动员收入也相当不错。这种赛事就是通过市场的形式培育起来的,也应该用市场机制来解决其内在的问题和矛盾。国家队仍然代表最高水平的运动员的集合,但因为目前国内联赛达不到其锻炼的水平,还是花钱请国外的队伍来和我们的运动员常年打比赛,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电视台的垄断性质不改变的前提下,中国各类联赛的收入是没有任何可能上去的。所有职业体育的收入来源第一位,一般都是直播版权的收入,而中国现有国情中基本没有人能够与电视台谈判,那么也就缺失最大的一个收入来源。举个例子,即使CBA发展成为全球水平第一的联赛,中央电视台会为其版权而支付高昂的版权费用么?CBA能够将其在全球其他地区播出的版权卖上价更有可能吧。
中国人本身不喜欢竞争,讲究中庸之道,也有一定原因,毕竟体育赛事是和平年代的战争。即使完全撒手任由市场机制来掌握,说不定消费者根本不运动呢?根本不看球呢?这也有可能,毕竟作为一门商业,都是在搏一个成功的概率。
CBA赚钱的俱乐部其实不多,大部分球队都在亏钱,但有几支确实能盈利。广东宏远、辽宁男篮、北京首钢这几家算是比较稳定的,主要靠门票、赞助商和周边产品赚钱。
广东宏远算是CBA最赚钱的球队之一,他们的主场在东莞,球市一直很火爆,门票收入很高。再加上宏远青训体系成熟,经常能培养出国家队级别的球员,赞助商也愿意砸钱。辽宁男篮这几年成绩好,球迷基础庞大,球衣和周边卖得不错。北京首钢背靠国企,赞助商实力强,而且五棵松球馆的上座率一直很高。
不过CBA整体商业化程度还是不如NBA,很多球队主要靠母公司输血。像新疆广汇、上海久事这些球队,背后都是大企业撑着,短期内不太在乎盈利。真正能自负盈亏的球队,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CBA季后赛赛程少是为了要给国家队集训让路,并且就在赛程过程中,容易让球员出现身体透支的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CBA联赛商业化水平不高。
虽然CBA已经增加了比赛场次,但是相比于NBA漫长的赛程,CBA的赛程制定明显有些不够看。而之所以会出现CBA季后赛赛程过短的问题,并不是由于CBA高层不愿增加赛程,而是由于赛程过长容易导致国家队集训时间不够。
一、 CBA季后赛需要给国家队集训让路。尽管CBA联赛这些年已经加大了商业化的速度,但是CBA联赛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国家队培养人才建立的联赛。因此CBA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不能够让国家队的利益受到损伤,因此CBA为了考虑给国家集训队留出足够的时间,所以才会做出CBA季后赛场次过少的决定。
二、 CBA季后赛赛程过长,容易导致球员出现伤病问题。相比于NBA联赛,CBA的训练水平明显存在着严重不足的问题,如果让CBA季后赛赛程增加,那么必然会导致CBA球员出现更为频繁的伤病。如果国家队的球员在季后赛当中频繁遭遇伤病,那么必然会给国家队的成绩带来严重的影响。
三、 CBA的商业化问题,使得CBA没有必要增加季后赛场次。其实NBA之所以有如此长的季后赛征程,就是由于NBA需要实现商业盈利,而CBA在商业化问题上一直属于半调子的水平,因此CBA就不用像NBA一样增加如此多的季后赛场次,只要保持目前的决赛场次,就能够应对目前CBA的商业化发展状态。
当然作为球迷,我还是希望CBA能够适当增加季后赛的场次,因为这对于比赛的观赏性以及球员的竞争力,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