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篮球与足球两大体育项目在竞技水平和关注度上发生了显著变化。曾经的篮球霸主CBA(中国篮球协会)如今已被中超(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超越。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议。本文将从CBA与中超的竞争背景、原因分析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CBA与中超的竞争背景
1. 历史渊源:CBA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篮球的最高级别职业联赛。中超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足球的最高级别职业联赛。两者在成立之初都承载着推动中国篮球和足球发展的重任。
2. 竞技水平:在成立初期,CBA的竞技水平相对较高,吸引了大量球迷关注。而中超由于受到足球基础薄弱、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竞技水平一直较低。
3. 关注度:在2010年以前,CBA的关注度普遍高于中超。近年来,中超的关注度逐渐攀升,甚至超越了CBA。
二、CBA被中超超越的原因分析
1. 政策扶持: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足球事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这使得中超在资金、人才、赛事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相比之下,CBA在政策扶持方面相对较弱。
2. 商业运作:中超在商业运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吸引了大量赞助商和广告商。而CBA在商业运作方面相对滞后,导致资金投入不足。
3. 赛事影响力:中超赛事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球迷关注。而CBA赛事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小。
4. 球迷基础:中超球迷数量逐年增加,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球迷群体。而CBA球迷基础相对较弱,且地域性明显。
5. 球员待遇:中超球员待遇相对较高,吸引了大量优秀球员加盟。而CBA球员待遇相对较低,导致优秀球员流失。
三、CBA未来发展
1. 加强政策扶持:CBA应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扶持,提高联赛整体水平。
2. 提升商业运作能力:借鉴中超经验,加强商业运作,吸引更多赞助商和广告商。
3. 扩大赛事影响力:通过举办国际赛事、提高赛事质量等方式,扩大CBA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4. 培养优秀球员:加大对年轻球员的培养力度,提高整体竞技水平。
5. 加强球迷基础建设:举办各类活动,加强与球迷的互动,提高球迷忠诚度。
四、表格呈现
项目 | CBA | 中超 |
---|---|---|
竞技水平 | 较高 | 一般 |
关注度 | 较低 | 较高 |
政策扶持 | 较弱 | 较强 |
商业运作 | 滞后 | 成熟 |
赛事影响力 | 较小 | 较大 |
球员待遇 | 较低 | 较高 |
球迷基础 | 较弱 | 较强 |
CBA被中超超越的现象,既是中国篮球发展的挑战,也是机遇。通过加强政策扶持、提升商业运作能力、扩大赛事影响力、培养优秀球员和加强球迷基础建设,CBA有望在未来实现崛起,再次成为我国体育事业的佼佼者。
前两天,一场CBA的常规赛上出现了中国篮球史上第一遭乱象,由于对裁判判罚不满,江苏同曦俱乐部投资人、董事长陈广川情绪失控,“大骂”裁判,并高喊“中国篮球没有希望了!”
在中国,观众骂裁判、球员骂裁判、教练骂裁判这都比较常见,但是投资人骂裁判还是第一次,再联系到之前的群殴事件、球员赛场脱鞋事件,CBA可谓负面缠身,看不到一点希望。
作为三大球之一,CBA经常被拿来与中超做对比,但二者的差距惊人。
之前中超联赛转播版权正式卖出5年80亿的天价,同年 CBA每年转播版权不过2000多万, 5年也不过才1个亿。
同处于一个有钱的时代,二者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有些人会说,还是钱不够啊,你看看玩足球的都是些什么老板,许家印在足球上5年砸了18个亿。
有媒体给许家印算了一笔账,5年时间里,广州恒大收获了507粒进球,6座国内冠军奖杯,1座亚冠冠军奖杯,算账下来,平均每粒进球花费356万元,每座冠军奖杯代价2.25亿元。
除了财大气粗的恒大,还有阿里巴巴、江苏苏宁、华夏幸福、富力地产、上海申花、天津权健这些明星民企;上海上港、北京国安、山东鲁能这些地方国企等等;万达和平安虽然投资球队但也是每年几个亿的往里赞助和砸钱。
球员的工资和身价更是炒到令人咂舌,今年上海申花新引入的球员特维斯据说年薪为3800万欧,排名世界第一,远超世界足球先生C罗的2100万欧元年薪;山东鲁能卖出3位本土球员坐收4个亿,国内球员的身价记录被提升到了2个亿。
事实上,投资篮球的老板虽然含金量上要差些,但也不是缺钱的主,新疆广汇、天津荣钢这些民企也是实力不俗,更有北京北控、北京首钢等大国企,还有稠州银行、九台农商行这些地方性金融机构,去年更是有上海哔哩哔哩和天津泰笛生活2家互联网明星企业冠名赞助,给联赛带来了不一样的营销体验。
但整个联赛依然丑闻不断,市场价值低下,有些球队为了让电视台转播比赛甚至要倒贴钱给对方,十分弱势。
主流观点认为,目前制约CBA发展的最大因素仍然是体制问题,长期以来,CBA联赛由篮管中心与中国篮协组织领导,但这二者实际上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而中超联赛在很早之前就完成了管制分离,足协中心更在今年年初已经取消。
虽然去年由20支球队成立了中篮联(北京)体育有限公司(下简CBA公司),投资了上海队的姚明被选为了副总,但董事长仍为政府背景的篮管中心副主任,因此运营效果并不好。
目前一个好消息是,历经多年之后,体育总局终于要将篮管中心与中国篮协正式剥离,在今年3月将正式选出篮协的新任掌门人。
对于新主席的人选,姚明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和商业成就呼声很高,而从体育总局给出的标准上来看,这个位置像是为姚明量身定制的。
在未来,联赛将由CBA公司来独立运营,属于承包责任制,而不再由中国篮协具体管理,未来的空间很大。
一个很好的契机是今年夏天CBA的运营合同将会面临新的竞价,联赛的商业价值和球队估值有望得到重估,姚明是否能够顺利当选篮协主席并“拯救”中国篮球,让我们拭目以待!
cba不如中超火,是不是因为比赛观赏性低于中超?
让爪哇国的球盲看十分钟英超,再看十分钟中超,他可能分辨得出哪边水平相对更高、节奏更快,但基本上不会说另一边就一塌糊涂,我想很大概率他会说还不错。
而换成篮球,NBA和CBA比赛的场面放一起比,球盲都看得出来,不只是节奏快慢了,还有一边飞天遁地,另一边地板流、一边铁血防守,另一边伸伸手。
所以外国足球巨星来中超前往往口出狂言,踢了一赛季发现自己也进不了几个球,而美国篮球运动员中不怎么样的,来了中国赛场予取予求。
是不是可以说,足球这个运动,强队交锋固然精彩,但不怎么样的球队互踢,也不会太难看。而篮球的话球员水平高低造成的观赏度差距可能是巨大的,导致cba没人看?
观赏性低于中超没什么丢人的,如果说cba被外援垄断那中超就更没什么中国人的事了。中超现在好看恰恰是因为外援水准高数量多,当然也有转播比cba成熟之类的因素。
然而联赛水平和关注度跟国家队水平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CBA补时没中超多
cba观众素质有待提高阿...还有裁判....
随着网络科技时代的进步,CBA也越来越受大众欢迎。特别是姚明的上任,在规则上大刀阔斧,不仅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还让本土球员得到更多的历练。就拿北京首钢与广东益茶的比赛来说,央视的收视率统计显示,这场比赛达到了0.89,然而中超的京粤大战半决赛也仅仅只有0.65。众所周知,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特别是在欧美国家,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足球才是世界第一运动在中国同样也是如此,中超近60亿的转笔权合同就相当于CBA的四倍之多。由此可见,足球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在收视率上面,CBA却能吊打中超呢?难道足球在中国越来越不受欢迎了?一方面,篮球比足球的参与性更广,想要踢足球,就需要一个1000米的运动操场。相比之下,一个足球场,可以容纳8-16个篮球场,设备条件完全不在一个等级。
再则,足球至少需要多人以上才能打比赛,篮球既可以5v5、3v3也能1v1,即便自己一个人在场上运球投篮,也能玩得不亦乐乎。另一方面,篮球的观赏性更佳,一场比赛充满多个回合,从进攻到防守,总之非常激烈。相比之下,足球一场比赛耗时耗力,大多数时间都在奔跑,进球的频率并不高。
最后一点,CBA转播商的减少,在上个赛季,CBA一共有两大网络转播商,他们分别是腾讯与优酷,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盗版渠道。如今咪咕以天价买下了CBA的转播圈,两大合作商纷纷退出,积累的球迷一时不会适应不了咪咕,所以全部转战央视。总有一说一,在国内的影响力方面,篮球已经超过了足球,当然伦世界影响力,就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了。